论吹牛,汽车大佬们还没输过。
乐视汽车还没干翻特斯拉,贾跃亭就放出狠话,法拉第未来收到了 1.4 万订单。
绿驰比贾跃亭还狠,说是掌握了 " 意大利超跑水准的技术 ",要打造中国顶尖纯电超跑。
【资料图】
牛吹出去了,打脸来得同样很快。
理想汽车从诞生之初起,就具有黑红的气质。
喜欢它的人,说它是 " 奶爸神车 ";不喜欢它的人,嘲讽它是 " 工业垃圾 ",技术落后没眼看。
在过往履历中,从未造过车的理想,在争议中迅速崛起,凭着一款理想 ONE 封神,市值一度赶超上汽等老牌车企。
今年 8 月份,理想汽车的销量直接腰斩了,仅交付 4571 台。
更惨的是,理想汽车上半年交付了 60403 辆车,经营亏损 13.92 亿,换算下来,每卖出一台车就亏 2.3 万,越卖越亏。
来源:新浪财经
下滑的还有信任值,理想 ONE 突然降价,遭 1100 多名车主集体投诉。在黑猫投诉中,车主提到最多的字眼就是 " 虚假宣传 "" 欺骗 " 等。
理想 ONE 在四川省成渝高速起火,短短几秒钟,车被烧成了空架。
理想汽车真的只是在割韭菜吗?
一年卖 9 万台,
中国奶爸捧起的 " 神车 "
在汽车界,理想开始造车的时间算不上早,比蔚来晚了一年。
但理想的崛起速度足够凶猛,创立仅 5 年,就在美国上市。
靠着两款车型,就闯出了名堂。第二款新车刚发布,市值直逼 3000 亿港元,赶超上汽等老牌车企,仅次于比亚迪。
理想汽车与蔚来、小鹏并称 " 蔚小理 ",地位等同于互联网界的 "BAT"。
理想造汽车,第一步就是搞钱。
作为造车新势力的顶流,理想汽车一开始没人看好。
2019 年,理想陷入财务危机,逼得创始人李想连续见了 100 多家投资机构,就是没人买账。
投资人的心思不难理解。与特斯拉、蔚来的纯电派不同,理想押宝增程技术。
要知道,在此之前,增程式还没有成功案例,宝马 i3 因销量惨淡,被迫停产。
相比纯电动车,增程式的概念显得老旧;相比燃油车,增程式价格上不便宜。消费者很难找到一个买它的理由。
大众集团和理想汽车,一个传统燃油车企,一个造车新势力,还曾轰轰烈烈的打过一次嘴仗。
大众的两名高管曾下了论调,增程式早就过时了。这句话直接点燃了李想的怒火。
他在微博上开炮:"TMD,一帮搞臭技术的,天天冲我们 XX,什么增程电动是个落后的技术,请问,他们 TMD 搞出来屁技术了?"
对于增程式的争议持续至今,但理想造车,赢得了美团王兴的信任,他在 2020 年就投了 8 亿美金。
搞定了钱之后,理想汽车开始搞定用户。
与特斯拉、蔚来正面刚,理想汽车几乎没有胜算,他的高明之处在于,用户想要什么就造什么。
李想在造车之前,先后创立了泡泡网和汽车之家,多年的互联网经验,让他比用户自己还要懂用户。
李想曾说过,很多车用户体验感极差,是在惩罚坐在车里的老人和孩子。实际上,奶爸们对汽车的需求不是驾驶时的速度与激情,而是空间要够。
理想 ONE 瞄准了 SUV,牺牲了部分性能,但在车子体型、车座等空间上都很宽裕。
在价格上,理想 ONE 基本上没有对手,30-40 万价位的 SUV,特斯拉不做,BBA 没进来,很多厂家都在观望。
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,很大的顾虑是充电难。
在这方面,增程式成为了优选项,既能充电还能加油,与燃油车相比,理想 ONE 能上 " 绿牌 ",可以省下不少油费。
没有人能抵挡真香定律。极致性价比,让理想 ONE 一年卖了 9 万台,成为当之无愧的 " 奶爸神车 "。
仅靠一款车的销量,理想几乎追平了蔚来和小鹏。
来源:红星资本局
快被吹上天的理想,越卖越亏
就在理想汽车被封神之际,大佬们频繁为其 " 站台 "。
有人统计,一年之内,王兴在饭否中,就 8 次提到理想 ONE,还直言该车能替代沃尔沃 XC90 和特斯拉 Model S。
只不过,对于理想汽车而言,这款神车是个赔钱货。
理想汽车上半年经营亏损 13.92 亿,这意味着每卖出一辆车,就亏了 2.3 万。
不同于 " 富养 " 的蔚来,理想汽车的 " 抠厂 " 名声在外。
蔚来一场发布会,砸了 8000 万,还请来国际摇滚乐队撑场面;拜腾 300 人光零食费就吃掉 5000 万,烧光 84 亿也造不出量产车。
理想汽车有多抠搜?
出差要买折扣最低的机票;经济酒店都要两个同性在一起住;为了控制灯箱制造成本,理想将 " 理想智造 " 改为 " 理想 "。
" 抠门 " 的理想,为什么亏得这么惨?
造车本身就是个烧钱行当,没个两三百亿,连新能源汽车的入场券都抢不到。
特斯拉在盈利前连续亏了 8 年;蔚来的李斌,将造车门槛从 200 亿直接翻了一倍;雷军为造车准备了 100 亿美元。
除了成本价格的提升,为了搞技术,理想拉高了研发费用的上限。
在此之前,理想汽车 10% 钱都在搞研发,30% 多的钱花在了工厂上,只有百分之十几花到了人员和销售上。新车型上市,理想二季度的研发费用高达 15.3 亿。
另一个问题是用户瓶颈。
今年,越来越失意的企业家流浪到直播间,除了卖力的董明珠、李国庆,还有直播 " 带货 " 的李想。
李想解释,"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"。
理想汽车早期有 1 万人的种子用户,在消化完后,理想汽车需要更多的下沉用户。
为此,理想的线下门店也在扩张,今年就计划新增 60 家门店,这本身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
理想汽车想要盈利扭亏,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一月 3 起事故,理想不能只靠讲故事
在新能源汽车界,一向流行的是 " 中国特斯拉 " 故事。
但李想做增程式开始,这个故事就讲不下去了,所以有人说,理想 " 不会故意去说投资人爱听的故事 "。
不给投资人画大饼,但理想把故事说给用户听,神车奶爸的故事又能讲多远?
过去的几年间,理想 ONE 的负面消息就没断过。
有博主爆料,购买的理想 ONE 座椅下有水银,他本人也确诊为汞中毒,超出正常值接近百倍。
为了验证,知乎 " 拆车实验室 " 自购了一辆全新 2021 款理想 ONE,没想到在直播拆解时,座椅的铁质支架大面积锈蚀。
按照正常人的逻辑,谁会买一辆车后拆座椅,这不是短期内能发现的问题。
事后,理想汽车否认三连,解释了半天,核心观点就一个:和产品质量无关。
如果说,生锈门透支的是品牌口碑,那么召回门则是产品的缺陷。
截至 2020 年 10 月 31 日,理想 ONE 累计发生前悬架碰撞事故一共 97 起,概率高于同级别车型。去年,理想还因 " 断轴 " 召回 10469 辆理想 ONE。
不少用户因各种质量问题,犹豫要不要购买理想 ONE。没想到,干掉理想 ONE 是理想自己。
这一次的集体诉讼,最让车主们不能接受的销售人员的态度,在明知道理想 ONE 即将停产之际,还在误导车主尽快下单。
这就好比买期房,房子还没拿到,房价就跌了 2 万。没人乐意成为清仓的 " 大冤种 "。
理想真的没有能力解决这事吗?
并不是,当品牌方延长新车型的宣传周期,让大众有一定的心理预期,就不至于闹上热搜。
从水银门到生锈门,再到召回门,理想汽车多次挑战着车主的信任。
在各大新势力比拼智能化时,理想汽车推出了理想 L9。
在发布会上,李想自信地说,理想 L9 是 "500 万内最好用的家用 SUV",哪怕是和劳斯莱斯库里南相比,也完全不怕。
根据官方说法,理想 L9 上市 72 小时后,订单量已超过 3 万辆。
话刚刚说出去,今年 7 月 26 日,理想 L9 在试驾中,空气悬架断裂,车厢无法正常行驶。理想汽车声称,事故与 AEB (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) 无关。
短短一个月内,理想接连发生了 3 起事故。理想 L9 也被网友吐槽为 "500 万以内最强韭菜收割机 "。
理想汽车一直奉行用户至上的原则。他们全网收集用户差评,研发人员的重要指标是解决用户 top10 的问题。
现如今,理想对待用户越来越敷衍了。狼来了的故事说多了,就没人信了。
无论是讲什么样的故事,产品质量才是最大底线。
结语:
今年 2 月,理想汽车发了内部信,定了个小目标:2025 年要目标销量 160 万辆,要做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。
车企们最终拼的是资金、技术和人才。前有赛力斯推出了同级别增程式,后有蔚来、小鹏同等价位的纯电 SUV。
而眼下,理想仅推出一辆 L9,技术路线和底层架构都没变,价格却涨了 10 万。
理想的销量下滑再次证明了,消费者的耐心已然不多。
与其讲故事,不如用硬核产品说话。
来源:金错刀